3月18日,集團組織的觀看“四好農村路”題材的電影《村路彎彎》。此電影是展示湖北省交通運輸行業精準扶貧的成果。影片全長90分鐘,故事以黨的十九大代表、湖北省優秀共產黨員、村支部書記王光國、魏登殿的先進事跡為原型創作,講述了鄂西武陵山集中連片特困地區某個自然山村,因受大山困擾,不能脫貧,交通部門駐村干部和當地百姓一起,克服重重困難,開山鑿路,讓該村實現了路通、車通,發展農村物流、特色產業、旅游開發、農家樂等,最后走上脫貧致富奔小康之路。
電影的開頭一幕是白果坪村民帶女朋友回家鄉的一幕,山路蜿蜒陡峭,每個村民走山路時都會拄著一根木棍。觀看的過程中,多次被電影里真摯樸實的情節感動,特別是當幾個人抬著一頭豬準備賣到鎮里的途中,一位村民不慎失足跌傷的時候;當村里一位年輕小伙帶回的女朋友因家中環境太差,不辭而別的時候;當小櫻子上學途中,不慎跌落懸崖身亡的時候……一幕幕,讓我不禁潸然淚下。為了保障村民的安全,讓村民都實現脫貧,讓年輕村民多回家發展陪留守老人、小孩,這路,必須得修!
為了修出一條通往村里的大路,全村人做出了努力,紛紛出錢出力,村支書一家賣掉了養豬場二十幾頭豬,窮的叮當響的貧困戶也賣掉了家里唯一的一頭豬湊了800元,每家每戶都盡力為修路獻出一份綿薄之力。4.4公里對我們來說只是幾分鐘的路程,卻阻斷了白果坪的脫貧致富夢!在修路過程中沒有一帆風順。我看到了“寧可苦等,不如苦干”的村支書王光國帶領村民在絕壁上修路的艱辛歷程;看到了突如其來的暴雨沖垮了駁岸,村民為了修路不畏挫折,勇往直前的毅力。
與其說是修路工程,我覺得這更像一個筑夢工程。有不畏各種阻礙策劃實施修路的村支書,有為了村民脫貧修路而埋頭苦干的村干部,有為了帶領群眾脫貧致富而上下求索的各級領導,有為了改變自身貧困命運而不放棄努力奮斗的廣大村民。克服種種困難,該村終于實現路通、車通、人通,并發展起農村物流、農家樂、旅游開發、特色果農產業,最后奔向致富小康之路。我對“路”有了更加深刻的認識。
生活在城市中的我們走過各種各樣的路:寬闊的十字路,干凈的林蔭小道……享受著當今社會發展的美好成果,但是對于有些人,“路” 卻意味著親人之間的團聚,危機時刻生命的挽救,亦或者是命運的改變。
社會快速發展、百姓脫貧致富,人民過上更好的生活,離不開黨和國家良好政策的支持,離不開黨員干部執政為民、心系百姓的良好品德。子坪鄉的故事便是中國當代領導人堅持脫貧攻堅,精準扶貧戰略方針的一面鏡子,國家有了好的政策,需要層層貫徹落實,只有黨員干部具備全心全意為人民服務的政治信念和廉潔奉公的政治作風,才能真正為百姓做實事謀幸福。
最后,我認為一個人無論是作為普通的百姓還是黨員干部,在生活和工作中,為人為事,都要注重培養良好的品質,身處低處不卑不亢,身處高處不腐化墮落,懂得感恩、分享、同情、寬容,樹立善良、利他、克己、奉獻的人生觀和價值觀,努力做一個堂堂正正、清清白白、勤奮敬業、誠實儉樸的人。(編輯:溫佳媛 審核:黃小堅 鄭從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