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产9无码亚洲成a人片试看,欧美寡妇性猛交xxx无码漫画,韩国漂亮老师做爰2,欧美精品国产aⅴ一区二区在线

集團總部動態

當前位置:首頁 > 新聞中心 > 集團總部動態  

繪就和諧新畫卷——石城縣大力推進惠民工程紀實

作者:沈忠斌 發布時間:2015/4/17 10:28:34 瀏覽次數:

      漫步城鄉,一幅幅和諧畫卷映入眼簾:一條條道路寬敞整潔,暢通無阻;一棟棟危舊土坯房改造完成,煥然一新;一道道水渠縱橫沃野,魚躍蓮香……  7Jc贛江源報
  今年以來,縣委、縣政府深入推進創業、宜居、平安、生態、幸福石城建設,克服財力緊張難題,推出政府為民辦實事套餐,整合資金10.8億元用于辦好100件民生實事,涵蓋城鄉道路、污水管網、輸變電工程、就業創業、社會保障、安居工程、文化設施等各個方面。如今,這一件件牽民心、關民利的民生實事漸入酣境,架起了黨和人民群眾的連心橋,凝聚了共圓中國夢的正能量。

     城鄉面貌日新月異

     “原以為最早也要到8月份才能修好,沒想到4月底就全面完工了。縣委、縣政府推進民生項目的速度真快呀!”望著已改造完成的振興大道,家住琴江鎮古樟村的黃偉喜笑顏開。過去,每逢下大雨,路面水流成河,古樟村村民及過往人員只能蹚水而過。現在,振興大道已完工通車,再也不用為下大雨而發愁了。7Jc贛江源報
      悠悠萬事,民生為重。縣委、縣政府高度重視關注民生、改善民生、發展民生,認真貫徹落實《國務院關于支持贛南等原中央蘇區振興發展的若干意見》,通過實施一件件民生實事,將人民群眾的訴求付諸于生動實踐。
  交通路網是城市的命脈,也是做大做優城市發展空間的強力引擎。近兩年來,我縣按照主城區規劃面積16平方公里的規模,投入城市基礎建設資金10多億元,啟動并完成東環路、西環路、西外路等新建主干道路,拉開城區框架,并先后建成振興大道、防洪堤梅福段、防洪堤溫仙段、東環路等11條路網改造工程。同時,以琴江河為媒介,新建贛江源大橋、興隆大橋、溫坊大橋等,啟動防洪堤二期及周邊改造工程,建成了集休閑、觀光、旅游于一體的沿江風光帶,形成“一江兩岸、五縱五橫一外環”的城市框架。我縣先后投入2.1億,硬化通自然村公路180余公里,完成紅石咀橋、竹溪橋、王泥塘等4座危橋改造工程,徹底改變農村道路過去“晴天一身灰,雨天一身泥”的狀況。
  道路交通建設只是石城縣基礎設施投入的一個縮影。
  為民發展,發展為民??h委、縣政府在大力發展經濟的同時,把公共財政預算收入的68.5%用于民生支出,確保園林、市政、基礎設施等重點工程的實施。僅今年一年,全縣68個重點建設項目中,有23個項目為城市基礎設施和民生工程建設,工業新區、商業新區、行政服務區、休閑娛樂區等四大城市功能板塊得到完善。還以構建贛江源頭生態屏障為抓手,大力實施“森林城鄉、綠色通道”建設,著力推進森林城市、森林鄉村、通道綠化、特色綠道、綠色富民產業、森林資源保護等六大建設工程,使城鄉面貌煥然一新。

建設中的文化藝術中心

    社會保障情暖百姓
    社會保障是與百姓幸福生活息息相關的大事。我縣按照政府主導、社會參與、管理規范、責任明確的原則,逐步建立和完善以城鄉低保、農村五保、災害救助,以醫療、住房、就業為補充,以慈善救助、社會互助和臨時救助為配套的社會救助體系,使民生保障網越織越密,讓百姓得到越來越多陽光、感到越來越踏實、生活越來越有希望。
  圍繞困有所助,今年以來,我縣發放低保金2202..66萬元。發放醫療救助金712.86萬元,救助2214人次,醫療救助資金使用率達100%。臨時救助239人,發放救助金24.24萬元。發放失業救濟金、醫療補助810萬元。全縣共有21747名城鄉困難群眾和重點優撫對象享受春節一次性生活補貼,發放金額590萬元。
    圍繞老有所養,我縣多渠道籌集資金,投資近2000萬元,加大三院基礎設施建設的力度,新建小松中心敬老院、長天敬老院、屏山敬老院、豐山敬老院,完成了橫江、珠坑、大由、高田、琴江鎮等敬老院的升級改造和庭院美化、綠化。目前,全縣集中供養農村五保577人,集中供養率達47.1%。集中五保供養標準每人每年發放2940元,分散供養標準每人每年發放2640元。今年已累計發放養老金4028萬元。
  圍繞病有所醫,我縣逐步擴大城鎮職工特殊慢性病和大病醫療補助范圍及支付標準,實行醫療救助與新農合、城鎮醫保一站式同步結算。今年上半年,我縣為職工和居民發放醫保保險金1300萬元。
    圍繞飲安全水,今年以來,我縣投入4920萬元用于農村水利建設項目,解決農村13626人的安全飲水問題。實施60個農村危舊土坯房集中改造點改水工程,解決10156人的安全飲水問題;啟動縣城3萬噸/日供自來水擴能暨取水口上移項目,解決15600農村人口飲水安全問題。
  圍繞脫貧致富,我縣以與全國同步進入全面小康社會為目標,大力實施政策扶貧、產業扶貧、社會扶貧,扶貧和移民工作取得顯著成效。2012年,農民人均純收入由20113132元增加到3556元,同比增長13.5%;貧困人口由原來的2211386867人減少到1957677312人,2012年共減少貧困人口25379555人,完成深山區移民搬遷任務794人。


建設中的城北百蘿口保障房

    幸福指數節節攀升
    “蓋起新樓房,上學不用愁,人人能就業,看病低收費,老來享清福……”一句民間順口溜形象地描繪出石城一派和諧溫馨新景象。
  民生無小事,枝葉總關情。我縣在大力實施重大民生工程的同時,以三送工作為抓手,采取新舉措、新政策惠澤百姓,改善百姓住房、就業、教育、醫療、文化生活等,不斷提高群眾幸福指數。
    民生以安居為先。我縣拓寬資金來源,不斷探索保障性住房建設新模式,積極推進農村危舊土坯房改造,確保群眾住有所居。2012年,我縣完成保障房建設投資7456萬元,建成并公開搖號廉租房887套。改造城市棚戶區530戶,改造農村危舊土坯房4343戶。目前,仍有48套廉租房、448套公租房、150戶棚戶區改造、6184戶土坯房改造正在抓緊建設當中。
  安居之后是樂業。我縣積極優化創業環境,出臺了技術、信息、信貸等一系列優惠扶持政策,在城區創立了創業示范一條街、大學生創業示范基地,毗鄰縣城南北兩個高速路出口創建了500畝屏山創業園及700畝小松創業園,打造堅實的創業平臺。今年以來,我縣發放小額擔保貸款1360萬元,直接扶持280人創業,帶動867人就業。我縣還積極打造覆蓋全縣的就業服務網絡和電子就業平臺,為就業者提供政策咨詢、職業指導、勞動保障等一站式就業服務,并提供城市環保、交通、綠化、農家書屋等公益性崗位。近兩年,城鎮職業培訓9181人,園區定向培訓9223人,購買城鄉基層公益性崗位413個。
  教育醫療夯實民生之基。我縣按照統籌規劃、因地制宜、分類指導、穩步推進的原則,不斷優化城鄉教育網點布局,投入中小學校建資金5400萬元,新(改、擴)建校舍3.5萬平方米,調整學校36所,整體搬遷興建琴江中心小學、古樟小學、江西省軍區希望小學、大畬小學,還籌資5160萬元依法依規收購民辦石城五中建成贛源中學,有效改善城鄉辦學條件,讓石城的孩子受更好的教育。新的縣人民醫院、婦保院投入使用,新建了5個農村社區衛生服務中心,基本實現每個行政村有1所達標村衛生室,為民眾提供優質的醫療、保健、養生等健康服務。


七彩休閑




市民健身

    文化設施提升群眾幸福感。近年來,我縣把文化陣地建設列入縣重點民生工程,采取上級財政扶持、地方財政配套、社會力量捐助相結合的措施,有效盤活各方資源,投資2億多元建設文化藝術中心、體育中心、特色文化展館等一批城市文化建設重點項目。先后投入7000多萬元,完成了金圣廣場、青年廣場、市民公園等十多個大型文化休閑廣場的建設。同時,不斷加大農村文化陣地的建設力度,投入2000余萬元,按照一室一場一屋的建設要求,先后新建或改造祠堂、戲臺等200余座,建成了10個鄉鎮綜合文化站和70多個休閑廣場。
  近年來,一個個牽系社會事業民生工程的不斷落實,也在不斷刷新著新的成就和成績:成為全省首個全國中小城市生態環境建設實驗區,被國家住建部評為宜居宜業典范縣。我縣被授予中國燈彩藝術之鄉稱號,被國家民政部等七部委評為全國敬老愛老模范單位,還被評為全省農村衛生工作先進縣;縣人保局被省政府授予2012全省就業工作先進單位; 2013年高考喜獲豐收,全縣共有1674名考生參加高考,一本上線112人,二本以上上線人數346人。應屆一本、二本上線人數分別比上年增加98.1%

51.5%。

     民生連著民心,民心凝聚民力。一樁樁惠民實事高效辦結,一件件民生好事恩惠群眾,激發了石城干群振興發展的強大動力。今年上半年,全縣生產總值完成13.8億元,增長10.6%;財政總收入2.5億元,增長28.9%500萬元以上固定資產投資2.25億元,增長30.5%;社會消費品零售總額3.35億元,增長12.2%;農民人均現金收入1545元,增長24.6%;城鎮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5519元,增長13%。9項主要經濟指標中財政總收入、農民人均現金收入、500萬元以上固定資產投資、規模以上工業增加值、外貿出口總額5項指標增幅列全市第一位。







上一篇:建群眾放心橋

下一篇:大力推進城鄉交通基礎設施建設

主站蜘蛛池模板: 土默特右旗| 塔城市| 上蔡县| 和平区| 宜章县| 平谷区| 张北县| 迁西县| 泾川县| 阜南县| 嘉定区| 连平县| 临西县| 治县。| 疏附县| 土默特左旗| 承德县| 阳泉市| 准格尔旗| 丰镇市| 平昌县| 昌黎县| 达拉特旗| 友谊县| 上杭县| 湘乡市| 莱西市| 平果县| 平安县| 达尔| 伊通| 巴青县| 会泽县| 遵义市| 德格县| 佛冈县| 睢宁县| 隆林| 渭南市| 祥云县| 房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