石城縣琴江鎮西外村54歲的貧困戶徐春水因“蛛網膜下腔出血”、右側大腦半球腦梗塞并發腦疝,在2018年11月23日,走完了人生最后一程。當天晚上19點30分,石城縣人民醫院根據其家人的意愿,進行了肝、腎等人體器官捐贈手術。用捐獻器官的特殊方式,實現了“貧困也能奉獻社會”的追求。
禍從天降,受傷致殘
2004年的一天,從事搬運工作的徐春水正在搬運水泥下車。萬萬沒有想到,車上的幾包水泥轟然倒塌,躲閃不及的他被砸傷,造成右腿殘疾。從此,嚴重影響著徐春水的生活和勞動,年輕力壯的他作為家里的頂梁柱瞬間垮塌,那時候家里還有兩個未成年的兒女。面對生活的挫折,徐春水從不怨天尤人,雖然已成殘疾,但他還是堅強的面對生活,當保安、做普工,從事一些力所能及的苦力活維持一家生計。徐春水本來會抽煙,由于沒有錢生活困難,他就到地攤上買煙絲,五塊錢抽一個月。家里有時候買了豬肉改善生活,徐春水自己也舍不得吃,都往兩個小孩碗里夾,讓小孩吃。
再降災難,愛子又傷
面對家徒四壁搖搖欲墜的家庭,徐春水的妻子黃某忍受不了家庭的貧窮,在2006年,撇下一雙幼小的兒女離開了這個家。他默默接受這一事實,既當爹又當媽含辛茹苦把兩個孩子撫養長大。
天有不測風云。正當徐春水一家三口憧憬美好未來的時候,一場厄運再次降臨到他家。2015年暑假的一天凌晨,到夜宵攤打工的兒子徐叢量,在回家的路上被一輛大貨車撞成重傷,奄奄一息倒在了血泊中。經過幾個月的精心醫治,雖然把兒子從死神那里“搶”了回來。出院時,主治醫生提醒徐春水由于頭部嚴重塌陷,無法像正常人一樣勞動和生活。當時,許多好心人也提醒徐春水向肇事者要一筆生活補償款。交警部門在交通事故處理結案時,也征求徐春水的意見,有沒有要生活補償款的要求。但是,徐春水搖搖頭說:人家也不是故意的,就算要一筆生活補償款,也不能用一輩子。就這樣,他沒有向肇事者要一分錢。如今已經21歲的兒子卻只有五六歲孩子的智力,成為一個只會吃、不會做的“大包袱”。
精準扶貧,黨政關懷
2015年,一家三口兩個殘疾的徐春水家庭被評定為貧困戶。石城城投集團幫扶干部從實際出發,千方百計幫助他解決生活困難。不但享受了低保政策,還享受了兜底扶貧、健康扶貧、產業扶貧等等一系列優惠政策。掛點扶貧的城投集團還先后給他送去了棉被、電飯煲、熱水壺、食用油等生活用品,逢年過節還有慰問金、慰問品,日子過得像芝麻開花節節高。
黨的扶貧政策溫暖著徐春水的心。他寄希望于女兒徐歡,常常教誨女兒:沒有黨和政府的好政策,就沒有我們家的今天。雖然我們家里比較貧困,但是,只要我們懷著一顆感恩的心,貧困也能奉獻社會。
他是這樣說的,更是這樣做的。徐春水經常說,如今我們貧困戶也和大伙一樣,基本生活有保障,醫療有保障,住房有保障,不愁吃、不愁穿。因此,徐春水在環境整治、鄉風文明建設中,不但把自己家里和房前屋后的衛生搞得干干凈凈,而且還帶動鄉鄰一起參加環境整治,用自己的實際行動支持政府的工作。
前不久,徐春水抱著試試看的心情訴求道:我現在住的廉租房,是非農業戶口的妻子名下的。廉租房雖然租金不算很多,但是對于我家來說,還是一個負擔,能不能幫我解決一套保障房。城投集團及時向有關部門匯報,琴江鎮、西外村根據徐春水訴求的具體情況,分配了一套村里的保障房給他。徐春水拿著保障房的鑰匙看了房子。他看到水電到位、家具齊全,心里樂開了花,高興地說道:我不花一分錢,就能住上新房。他馬上請來了師傅安裝防盜網,做好喬遷新居的準備。
突發急病,盡力施救
人有旦夕禍福。萬萬沒有想到,徐春水在11月22日凌晨,突然感到劇烈頭痛,惡心嘔吐,躺在地上失去了知覺。直到早上八點才被家人發現撥打120,入住石城縣人民醫院,被診斷為“蛛網膜下腔出血”、右側大腦半球腦梗塞、腦疝已經形成。第一書記鄭從根,鎮、村、集團幫扶干部聞訊后,第一時間趕到了醫院看望徐春水,了解病情,囑托醫護人員全力救治。當徐春水離開人間后,第一書記和鎮、村、集團幫扶干部一起主動忙里忙外,幫忙處理喪葬后事。
偉大善舉,回報社會
在縣人民醫院的重癥監護室里,徐春水出現臨床死亡癥狀,女兒徐歡得知父親搶救無望,想起父親的親切教誨,想起父親生前有過捐獻器官的想法,于是在悲痛之時做出了一個令人震撼的決定,將父親身上有用器官捐獻出來,幫助正在遭受病痛折磨的患者,讓父親的生命能以另一種方式延續,了結父親生前的意愿。用他的大愛和善舉回報社會,實現了貧困也能奉獻社會的追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