石城城投集團駐琴江鎮西外村脫貧攻堅工作組巧用“扶志、扶智、扶德”新舉措,著力引導開展文明鄉風建設,貧困群眾脫貧的內在動力持續攀升。
開辦“道德講堂”,激發群眾“善”動力。以身邊事感化身邊人。2018年12月上旬,一場別開生面的道德講堂在伊公古廟開講。傳統的道德禮儀,身邊的脫貧故事,精彩的采茶戲,日常的健康知識,大家聽得津津有味,現場掌聲雷動。在互動環節,圍繞農村群眾關系密切的政策、田地糾紛、贍養父母等問題,村民展開熱烈討論,臺上耐心解釋答疑,對照“忠、孝、仁、義、禮、智、信”文明之美,反思“等、靠、要、懶、臟、亂、差”現象之丑,推己及人,說到心坎上,許多人都心頭一熱、眼眶濕潤,老百姓骨子里的善念、善根被攪醒,猶如一股清泉,浸潤到村民們的心田。
興辦“愛心超市”,激發群眾“行”動力。為摒棄貧困群眾“等、靠、要”的依賴懶惰思想,石城城投集團通過熱心企業幫、愛心人士捐、集團設法籌相結合的辦法,籌集四五萬元,購置米、油、洗衣粉等日常生活用品,建成了西外村扶貧“愛心超市”。同時成立了“愛心超市”管理小組,制定評分規則,由工作隊和婦女小組長參與評分,緊扣貧困群眾家庭環境、產業就業、遵守村規民約、遵紀守法、參與公益活動等內容,逐戶評比打分,適時公示公榜,所得積分用于兌換愛心物品,從而改變以往單純、平均送錢送物的幫扶做法,著力激發貧困群眾搞好環境、支持黨政工作、參與公益的主動性和積極性。貧困群眾用實際行動,改變不良習氣,改善家庭面貌,賺得物品獎勵,既贏了信心,又賺了面子。
發揚“良好家風”,激發群眾“親”動力。城投集團把伊公古廟文化的傳承、保護、利用作為新鄉風文明建設結合點,組織開展以“家風家訓”為主題的書畫比賽活動。并且配合學校和村青年婦女組織,定期開展青少年思想道德教育、法制教育、安全教育,關心留守兒童,幫扶失足青少年等活動,與青少年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教育相結合,成為重要的古廟文化展示基地和鄉風文明教育基地。古廟理事會在協助公共基礎設施建設、幫助弱勢群體、支持群眾文化事業方面,發揮了重要作用。
倡導“贛新婦女”,激發群眾“美”動力。俗話說“婦女半邊天”,為展現脫貧攻堅和鄉村振興中的巾幗力量,城投集團脫貧攻堅工作組配合黨支部、村委會以婦女為主體,掀起了“贛南新婦女”運動熱潮。在2018年村級換屆中,有兩名女性當選村干部,全村25個村小組都配齊配強了婦女小組長;對新當選的女干部進行了業務培訓,全面提升女干部的工作能力和服務婦女群眾的水平。深入開展“贛南新婦女”運動宣傳,廣泛召開群眾會,向婦女群眾進行宣傳發動,做到人人知曉。以“清潔家園”評選為抓手,號召全村婦女同胞從我做起、從身邊做起,爭做“清潔家園、夫妻和睦、孝敬老人、厚養薄葬、婚事儉辦、科學教子、勤勞致富、勤儉持家、團結鄰里、熱心公益”的表率,通過全村婦女的積極參與和共同努力,有力地促進了社會風氣的轉變,“人美、家美、村美”的文明新風蔚然成風。
西外開展村的鄉風文明建設,全村147個貧困戶不但富了“口袋”,能夠如期實現物質上的脫貧,而且還富了“腦袋”,形成良好風氣,實現精神上的脫貧,由內而外,內外兼修,描繪了一幅幅“村民富、村莊美、村風好”的美麗畫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