石城縣城投集團精準扶貧幫扶干部情系貧困群眾,扎扎實實為琴江鎮西外村、長樂村貧困群眾解決用水用電難題,解除了群眾的憂愁。
西華山麓群眾用上“放心水”
過去,居住在西華山麓,西外村珠付、破塘、上馬、下馬、大坑、長田、亭子等7個村民小組村民由于地勢較高,1300多村民的日常飲用水全靠附近的山塘來解決,飲水點少、流量少、水質差。每逢暴雨水源渾濁,對老百姓的健康也帶來危害。特別是每逢枯水季節常常缺水,村民排隊挑水,甚至半夜起床挑水,用水貴如“油”。
為了解決村民用水難題,石城城投集團把解決群眾用水當作脫貧攻堅、造福群眾的一項民生工程來抓,聘請贛州現代規劃建筑設計有限公司進行專業設計。黨委書記、董事長、精準扶貧指揮長朱興才和勘察設計人員一起實地勘探水源。
投資近百萬元的飲水工程2018年3月上旬開工后,黃小堅和第一書記鄭從根經常過問進度,確保工程質量。經過4個月的艱苦奮戰,在西華山大山深處的廖家寨建成基腳寬約3米、壩頂寬約1.2米、堤壩高約2.5米的兩處取水口水陂,還興建了50立方米的過濾池和集水池,安裝了通往7個村民小組的4300米自來水主管道,以及數萬米的分戶自來水管道,終于讓干凈衛生的清泉水流進了珠付、破塘等7個村民小組村民的心田,從此,1300多村民飲水再也不用發愁了。
熊大福用電有了“專線”
家住琴江鎮西外村觀仁村民小組的貧困戶熊大福,今年55歲,由于身體殘疾,失去了勞動能力;他的老伴溫春梅也體弱多病。
2018年,熊大福在政府的資助下,建起了3層新房,由于觀仁村民小組地處偏僻交通不便,線路長,架設用電線路需要二萬余元投資。這筆數字對于處于貧困的熊大福一家來說,是一筆天文數字。為了不給政府“添”麻煩,熊大福想土法上馬解決用電難題。幫扶干部畢江偉把熊大福的想法向集團精準扶貧工作分管領導黃小堅進行匯報。
得知情況后,黃小堅立即來到了熊大福家,詳細了解情況,并表示一定想辦法解決用電問題,盡量減輕貧困家庭的經濟負擔。
告別了熊大福,黃小堅馬上同第一書記鄭從根來到縣供電公司,向供電公司領導反映了貧困戶熊大福家的用電難題。起初,供電公司承諾技術用工可以免費解決,可是材料費要由熊大福負擔。
黃小堅緊接著問道:材料費要多少?供電技術人員經過預算要花費一萬多元。為了達到給熊大福免費供電的目的,黃小堅先后3次來到供電部門“討價還價”。精誠所至,金石為開,供電部門被黃小堅的誠心打動,答應免費給熊大福家架設用電線路。今年元宵節過后,熊大福的用電問題得到順利解決。
鄭家兄弟用上“安全電”
家住琴江鎮長樂村里逕村民小組的貧困戶鄭家義,妻子前些年因車禍離開人間,他既沒有技術手藝,又要照顧一個讀初中,兩個讀小學的3個兒女,生活過得緊巴巴的。弟弟鄭家禮的妻子多年前離異,他與肢體殘疾的年邁母親,以及一個讀小學的女兒相依為命,家庭經濟條件可想而知。
2018年,兄弟倆為了改善住房條件,在政府的資助下,新建兩套三層新房。經過幾個月的奮戰,新房終于建好了,兩兄弟倆買來了電線,自己動手、因陋就簡從400米外的地方,架設了通往新房子里的電線,解決照明用電。
沒過兩天,黃小堅來到鄭家兩兄弟家,發現了架設不規范的電線,一面向兄弟倆宣傳安全用電知識,一面要求鄭家義、鄭家禮兄弟倆作斷電處理,以免出現用電安全事故。兄弟倆說什么也不同意,并且說道:我們兄弟倆建房,幫扶干部又是幫我們出主意想辦法,又是幫我們做這做那,還又資金扶助,可是,我們家的水幫扶干部也沒有喝一口。如果拆了電線,就又要麻煩幫扶干部,我們心里也過意不去呀。再說啦我們依靠自己的力量,也難以解決用電問題。
黃小堅卻說:我們想辦法解決。于是,黃小堅來到縣供電公司協調解決鄭家義、鄭家禮的用電問題。可是發現長樂村的農村電網改造工程已經完工,不可能再追加改造經費解決鄭家兩兄弟用電難題。
黃小堅耐心解釋說:貧困戶新建住房就已經負債累累,能不能想想其他辦法解決呢?
供電部門的領導為黃小堅的真情所感動,決定從正在進行農村電網改造的長天村調劑4根水泥電線桿和400米電線,用于鄭家義、鄭家禮架設用電線路。2019年春節前,三廂電通到了鄭家義、鄭家禮的家里。
當兄弟兩個要請黃小堅和扶貧干部吃飯表示感謝時,黃小堅卻說:這是我們應該做的。要說感謝,應該感謝黨和政府的好政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