昨天晚上,筆者觀看了影片《勃沙特的長征》。影片以勃沙特的敘述為脈絡,從他的視角切入,展現紅軍對生命的態度。之后,在極端饑餓的狀態下,紅軍戰士對馬的態度再度感動了勃沙特:紅軍連長奉命殺戰馬充饑,與戰馬有深厚感情、甚至把戰馬當兄弟看待的警衛員張大狗拼死護馬,甚至痛哭著高喊“你們把我吃了吧。”在紅軍戰士的眼中,戰馬具有和人一樣的生命價值。征戰途中,女紅軍突然分娩,產下孩子之后遭遇大出血,在姐妹們為她演唱的“八月桂花遍地開”的歌聲中告別了人世。影片最后,為了給敵機制造混亂,以挽救幾百個紅軍戰士的生命,張連長和張大狗不顧槍林彈雨,跑到陣地前擺放“王”字旗,結果還未擺好,就雙雙中彈犧牲。他們這種“犧牲小我、保全大我”的行為,徹底感動了勃沙特,使他認識到紅軍的訴求和自己熱愛生命、尊重生命的訴求竟然如此驚人的一致,內心涌起了強大的力量。在這種力量的驅使下,勃沙特沖到了前線,擺好了紅軍戰士沒擺好的“王”字旗,將影片“熱愛生命、尊重生命”的主題推向極致。
我們正在進行的社會主義現代化建設,是新的長征。走在新長征路上,我們應繼承和發揚當年紅軍長征的精神,把長征這份寶貴的精神財富變成推動我們各項事業前進的巨大力量。紅軍長征的路是艱苦的、漫長的;新長征的路會更艱苦、更漫長。因此,我們回憶長征、紀念長征,就是要更好地繼承和弘揚紅軍長征精神,把紅軍長征留給我們的寶貴精神財富一代一代傳下去,萬眾一心、艱苦奮斗,爭取社會主義現代化建設“新長征”的勝利。
艱苦奮斗是中華民族的傳統美德,是我們黨領導和團結人民進行革命、建設和改革的強大精神動力。然而,有些黨員干部認為現在生活水平提高了,沒必要講艱苦奮斗了,因此貪圖安逸、追求享樂,講排揚、擺闊氣,生活高標準、工作低要求,特別是有少數黨員領導干部過著紙醉金迷的奢侈腐朽生活,甚至墜入了違法犯罪的深淵,如果這種現象任其不斷擴大和蔓延,勢必嚴重侵蝕黨的肌體,破壞黨群關系。所以,在新的形勢下,要保持共產黨員先進性,艱苦奮斗作風不能丟。
保持和發揚艱苦奮斗的作風,才能進一步堅定理想信念。共產主義理想和社會主義信念,是共產黨人崇高的追求和強大的精神支柱。在革命戰爭年代,革命前輩在井岡山如果不發揚以門板當床、稻草做被的艱苦奮斗作風,就難以點燃革命的星星之火;在長征路上如果不發揚爬雪山過草地、嚼草根吃樹皮的艱苦奮斗作風,就難以使中國革命轉危為安;在延安如果不發揚自力更生、奮發圖強的艱苦奮斗作風,就難以取得抗戰勝利;當年如果我們共產黨人沒有艱苦奮斗、勇于勝利的精神,就難以實現推翻三座大山、建立社會主義新中國的革命理想。同樣,在改革開放的今天,我們仍然要靠艱苦奮斗精神戰勝前進道路上的各種困難,并不斷豐富艱苦奮斗的內涵,將崇高理想與現實工作統一起來,使之不斷地與時俱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