石城縣城投集團干部溫昌榮,是一個有著25年黨齡、年過五旬的干部。他既擔任江西華億工程建設有限公司董事長,又兼任石城縣首創環保有限公司副總經理,還又分管森林溫泉小鎮項目建設,他像一頭不知疲倦的老黃牛,默默耕耘,辛勤奉獻。奮斗,成為他不懈的追求。
銅鑼灣項目大顯身手
投資2.5億元的銅鑼灣項目是縣委、縣政府實施的易地扶貧搬遷安置示范小區。總用地面積130畝的項目2016年11月16日開工后,作為董事長的溫昌榮不論嚴冬,還是酷暑,每天都提前一個小時進入工地,從班前巡查、工藝流程、技術交底,到隱患排查整改,都親力親為,嚴格把關,一絲不茍,確保質量。銅鑼灣項目基礎旋挖樁施工恰逢隆冬季節,溫昌榮和施工班組一樣,頂寒風、冒霜雪每天早上五六點開工,一直干到晚上12點才下班。短短的40天時間,完成銅鑼灣一期15棟多層住宅的847根樁基工程的施工任務。在銅鑼灣項目施工的兩年時間里,溫昌榮沒有節假日,沒有雙休日。他發揚不怕苦、不怕累的精神,每天頂著星星出,踏著月亮歸,“五+二”、“白+黑”、“八+N”連續作戰的作風,全力推進工程建設進度。一次,溫昌榮在維修設備時,手指皮破血流。他到醫院進行簡單處理之后,又馬上趕回到工地繼續堅持作業。
功夫不負有心人。2018年國慶前,452個扶貧搬遷戶每戶只花了一萬元,搬進了銅鑼灣新居,實現了“拎包入住”新房的“夢想”。銅鑼灣易地扶貧搬遷安置示范小區,既建了綜合商業樓,又建了幼兒園、小學等配套設施,還又與古樟工業園毗鄰,為移民安置戶“搬得出”、“留得住”、“能致富”創造了條件。
2017年4月,華億公司榮獲贛州市“工人先鋒號”光榮稱號;2018年4月,銅鑼灣項目組榮獲贛州市“工人先鋒號”光榮稱號,2017年5月,華億公司成功入選2016年度贛州市本級政府投資房建工程C級庫信用承包商和贛州市本級政府投資市政公用工程C級庫信用承包商名錄。2018年12月,成功中標投資525.5萬元的贛州市公安局開發區分局綜合保稅區派出所建設項目,開創了承包外地工程的新記錄。2016到2018年短短的三年時間,華億公司完成工程量達5億元,創造利潤4000多萬元。
首創環保率先垂范
注冊資金為1.2億元的石城縣首創環保有限公司,是一家從事城鄉生活垃圾的焚燒處理、填埋處理、收集運輸、環衛清掃的合資企業,它對建設精致縣城、秀美鄉村有著十分重要的意義。集團把溫昌榮下派到首創環保公司擔任副總經理,就是希望他把這個新成立企業的各項業務開展起來。
收購11個鄉鎮的鄉村清掃設備,把清掃人員統管起來是首創環保公司的第一項工作。溫昌榮帶領工作人員下鄉鎮,入村居了解鄉村垃圾清掃工作情況,開展宣傳動員工作。在全面掌握第一手資料后,溫昌榮提出建議召開專門會議,并且制定了設備收購、保潔隊伍建立工作方案,明確提出優先選招貧困戶擔任保潔員。經過四五個月的努力,全面完成了接收14輛鄉鎮環衛車、接收15輛城管局環衛車、新采購7輛8噸后壓縮式垃圾車、3輛3噸后壓縮式垃圾車、3輛灑水車、2輛洗手車。729名鄉村保潔員中,其中有250多人是貧困戶。
春節是首創公司最忙碌的時候。公司主持工作的副總鄧院中“好心”地對溫昌榮說道:昌榮同志,你年紀較大,平時分管的工作又很多,你只要在辦公室做做調度,幫助掌握一下情況就行了。可是,溫昌榮卻說:組織上讓我到這里任職,就是希望我干點事情;再說了別人都在沒日沒夜地干活,我應該同大家一樣到第一線去。就這樣,溫昌榮每天頂著星星出,踏著月亮歸,他和員工一樣準時上班,員工全部下班了,他才最好一個下班。春節期間垃圾清掃量成倍增加,他經常出現在清掃第一線拿起掃把幫忙清掃。他常說,我能幫一把,別人就能減輕一份負擔。年二十八晚上,溫昌榮的親家家里團年,兒子“請求”說:“爸爸,你多少次都說沒時間,這一次你就給個面子吧。不然的話,我也挺沒有面子的。”這一次,溫昌榮爽快答應了。可是,到了聚餐時間,左等右等卻不見他的蹤影。兒子打電話給他,奮戰在大由垃圾清掃現場溫昌榮那里還顧得上吃年夜飯。這一天,他到凌晨二點才拖著疲憊的身子回到家中。
一分耕耘,一分收獲。2019年4月,首創環保公司被縣委縣政府評為精準扶貧“百企幫百村?示范企業”。2019年5月,經省住建廳專家組評定,石城縣生活垃圾填埋場順利通過省級評定,并正式評定為無害化等級省Ⅱ及填埋場標準。石城縣農村生活垃圾專項治理通過第二批省級考核驗收。
溫泉小鎮攻堅克難
投資21億元、總占地面積約2600畝、坐落在琴江鎮睦富村的森林溫泉小鎮是集團合資開發項目,依托豐富的溫泉資源,融合獨有的森林地貌,借助科學的運營和市場引導的理念,打造一個集吃、住、游、玩、購、樂、娛為一體的旅游勝地。將燈彩藝術街區,清漣公園,中央蓮花廣場,奇幻叢林,靜心湖,意誠谷,求索道等30個基礎設施配套項目,是市、縣“六大攻堅戰”重點項目。
今年4月,項目區的睦富村映山村民小組40多戶農戶整體搬遷工作啟動后,有人的貧困戶要求提高補償標準,有的貧困戶要求改變安置位置,有的貧困戶要求“重點”照顧。其他拆遷戶則等待觀望,看你政府怎么辦?一旦政府“松口”,他們則趕緊跟進。
溫昌榮了解情況后,采取戶戶見面登門上戶做思想動員工作,白天找不到人的農戶,則晚上登門上戶;上班時間沒有在家的,則雙休日登門上戶。三番五次同貧困戶講黨的脫貧攻堅的優惠政策,講優惠政策給貧困群眾帶來的好處;講貧困群眾應該心懷感恩之心,報答黨和政府的關懷之情。
精誠所至,金石為開。貧困戶帶頭拆遷房屋,其他農戶的問題也迎刃而解。在兩個月的時間內,40多個拆遷戶主動拆除300多間8000多平方米房屋,用實際行動支持政府工作,使森林溫泉小鎮建設項目順利推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