石城城投集團黨委委員、副總經理黃小堅今年分管脫貧攻堅工作以來,想貧困戶之所想,急貧困戶之急,為城投集團掛點的琴江鎮西外村貧困戶解除了一件件憂愁。
八月初的一天,黃小堅來到鄧嶺村民小組,發現一個年逾八旬的老奶奶獨自住在低矮的土坯房里。在交談中得知老奶奶的兒子叫黃景華,是一個貧困戶,多年來由于一直與兒媳磕磕碰碰,三天有兩天在吵架中度過,于是老奶奶搬了出去,與晚輩分開生活,一個人居住在土坯房子里。
黃小堅試探地問道:老奶奶,一個人住方便嗎?
老奶奶答道:不方便。我一個八十多歲的人了,一個人住在這里,掃帚倒了要自己扶,患病了,連口開水也要自己燒。
黃小堅繼續問道:那想不想和兒子兒媳住在一起呢?
老奶奶答道:想?。?/span>那個老人不想和兒孫住一起呢?可是,經常和我吵口的兒媳會要我回去一起住嗎?
黃小堅告訴老奶奶,盡管放心,晚輩的思想工作“包”在我身上。
告別了老奶奶,黃小堅前往黃景華家里,可不巧的是鐵將軍把門——沒人在家。這天中飯后,黃小堅放棄午睡休息,又一次前往黃景華家里,正巧一家人正在吃午飯,他上前看了看桌上有幾個菜,有沒有葷菜。
不一會兒,黃小堅和吃完午飯的黃景華一家人坐在一起,他首先打開了話閘子。征詢意見道,你們對脫貧攻堅工作滿不滿意?有沒有什么建議。
黃景華的妻子羅蘭秀答道:“滿意,十分滿意”。他繼續問道:還有什么訴求嗎?黃景華想了想說道:政府對我們貧困戶十分關心,想得非常周到,暫時沒有什么訴求。
黃小堅接過話茬:“那就好,今天我想問你們,怎么沒有看見你老母親在家吃飯呢?她外出了嗎?”黃景華見話中有話,只得老老實實地答道:她住在老房子里。
黃小堅語重心長地說,孝敬父母是中華民族的傳統美德,你們怎么忍心讓老人住在沒有安全保障的危舊土坯房子呢?如果你們的子女像這樣對待咱們,你們會有何感想呢?再說了,你的老母親年歲那么大了,萬一有個三長兩短,你們會后悔都來不及。一席話,說得黃景華夫婦點頭稱是,當場表示要痛改前非。
事不遲疑,趁熱打鐵。黃小堅領著黃景華一家人來到老奶奶的住處,開了一次家庭會,一家人敞開心扉認識了自己的不足,表明了自己態度。兒媳羅蘭秀也當場表態,我把房間收拾好,過幾天,我和景華再來接你,好嗎。
就這樣,老奶奶在8月8日高高興興住進了兒子家。
細六村民小組七十五歲的五保戶賴耀子家沒有自來水,要到二三百米外的壓水泵壓水;沒有衛生間,如廁也要到外面的公共茅廁。黃小堅心想沒有自來水、沒有衛生間,既給老人的生活帶來不便,也達不到村莊整治的要求。
經過調查統計,西外村還有10多戶需要改水改廁。改水改廁需要資金。缺少經費怎么辦?黃小堅動員社會愛心企業捐款,籌集了三萬多元資金,用于改水改廁。
為了給賴耀子改水改廁,花費1080元自來水開戶,花費1000元購置自來水、衛生廁材料,花費1050元工資,經過10來天的努力,終于幫助賴耀子解除了多年來的憂愁。其他10多戶的自來水、衛生廁問題也在短期內迎刃而解。
2017年,西外村賴根新、黃景堂等8戶貧困戶住上了保障房,可是美中不足的是沒有電、沒有自來水。
黃小堅得知情況后,多次與縣供電部門協商,要求解決保障房住戶的用電難題。
功夫不負有心人。七月下旬,供電部門出錢出力解決了家住保障房8戶貧困戶的用電難題。西外村新建成的飲水工程把自來水送到了保障房,解決了8戶貧困戶的用水難題。
黃小堅堅持真情扶貧、腳踏實地的精神,為貧困群眾辦了一件件實事,做了一件件好事,受到當地村民的稱贊。